跳到主要內容區
:::

歷屆學位論文

畢業

學年度

 指導

老師

研究生 論文名稱

線上

摘要

108 汪文琦 李蕙君 田園城市的未來想像-以臺南市善化區為例 摘要
曾姵嘉 傳統聚落形式之探討——以臺南市大崎聚落為例 摘要
蔡郁青 另類農食網絡運作中的協作機制:以溪底遙學習農園為例(2003-2019) 摘要
107 曾旭正 王昭雅 用風土釀成的青年組織-新港文教基金會「新港誼」為例 摘要
汪文琦 王伯彥 老屋再利用與社區意識之凝聚―以新化老街的老屋再利用為例 摘要
106 曾旭正 張仲任 進擊的彩繪村-從藝術與社造角度的另一種思考 摘要

曾旭正

/汪文琦

林紀吟 協力平台在社區營造過程中之作用-以白米社區為例 摘要
 汪文琦 張凱喬 遺失的中國傳統建築內涵-以陽宅風水觀點看清領時期迄今之北埔姜家 摘要
105  曾旭正 李慧玲 建築我們的公共-以台江文化中心公民參與為例 摘要
黃盈瑄 用繪本營造社區-臺南後壁仕安社區及相關經驗 摘要
 汪文琦 黃歆淳 妖的空間―論蜘蛛精在《西遊記》之家屋 摘要
104  曾旭正  吳佳螢  鼓動社區活力─台南大崎竹鼓班的營造經驗 摘要
陳星瑋 校園如何永續-南藝大協力永續校園經驗反思 摘要
 周軒睿  從社造到造社—台南仕安社區的營造經驗 摘要
林建叡 從計劃書到實構-大崎兒童藝術圖書館設計實踐經驗 摘要
 汪文琦 曾國維 台中市「東海幫」中庭式集合住宅之研究 摘要
譚文慧 城市精神:明清時期臺南府城空間與城市儀式 摘要
 何銘偉  影像時間:《童年往事》回憶的超越性 摘要
103  曾旭正 解雯婷 不只是集貨場-臺南大崎社區核心場域形塑經驗 摘要
凌詩怡 打開農村這本書-臺南大崎兒童藝術圖書館 摘要
梁舒婷 再繫惡地鄉土情 -黃麻與高雄崇德社區營造經驗 摘要
周美吟 公所也社造?!─臺南市推動公所社造化的經驗 摘要
 汪文琦 李坤奕 意識中的自然性空間與場所-以宋澤萊魔幻現實小說為例 摘要
102  曾旭正 李安慈 當社區營造遇到藝術 摘要
吳易霖 長出來的社區藝術學習基地-台南善化沒有角學堂經驗 摘要
翁雅雯 村是美術館、美術館是村—台南土溝藝術場域擴張經驗 摘要
巫宛萍 逗陣巡庄頭藝術踩街經營溪州農鄉經驗 摘要
101 曾旭正 魏婉如 當社造碰上永續-台灣鄉村社區邁向生態社區的挑戰 摘要
徐瑞陽 讓校園的老房子說故事-台南後壁二校日式宿舍活化的經驗 摘要
汪文琦 文起明 劇場作為城市論述的創作─從浪漫主義到日本反近代思想─以三個舞台 摘要
100  曾旭正 蔡佳吟 Country Road誰來牽手?台南土溝社區「牽手路」空間營造經驗中的溝通 摘要
王方怡 建築不只是蓋房子─台灣推動兒童建築之行動芻議 摘要
林信易 不只是工作:以工作假期模式推動後壁校園營造 摘要
黃啟軒 老樹、泥土、大象、遊樂園-以臺南市善化國小藝術介入課程為例 摘要
 汪文琦 王進坤 空間複寫與停格─以記錄艋舺謝宅為例 摘要
99  曾旭正 楊涵雅 咱的所在咱的生活-台南市土溝社區的牽手路營造經驗 摘要
王垠元 打造藝術農村─MIGA藝文空間的營造經驗 摘要
98  曾旭正 邱榮漢 大學與社區的藝術營造─台南大崎社區營造經驗的啟發2007-2009  摘要
賴永祥 找回失落的環境營造主導權─菁寮國小、新東國小、後壁高中三校參與式營造的僱工購料經驗 摘要
李亞樵 行動式規劃在農村─以台南縣後壁鄉土溝村「水水的夢」為例 摘要
97  曾旭正 陳昱良 稻草人成長記─台南土溝農村社區營造協力經驗 摘要
張龍吉 大手牽小手─臺南藝術大學、後壁高中、菁寮國小、新東國小合作推動參與式環境營造經驗 摘要
黃鼎堯 在農村看見藝術:台南土溝農村「社區藝術」之經驗 摘要
96  曾旭正 程琦臻 阿嬤的「私房創藝」:台南縣土溝村女性參與社區營造之嘗試 摘要
林文浃 營造社區的藝術:土溝農村美感歷程(2001─2006) 摘要
蔡嘉信 草地所在三百冬:清代至1970年代土溝農村地景之變遷 摘要
徐佳伶 今天不在教室上課─歡雅、東興、菁寮三小學參與式營建融入環境教育課程 摘要
95  曾旭正 呂耀中 「動手營造咱的所在」─台南縣土溝農村自立力營造經驗 摘要
94  曾旭正 鍾蕙鄉 新校園的『新』—新校園運動之設計表現的創新性分析 摘要
93  曾旭正 蔡炅霖 工程中遇見孩童:竹門國小參與式營造對空間專業的啟發 摘要
許懷之 校園工地的學習單─竹門國小學童參與校園營造之空間學習歷程 摘要
92  曾旭正 吳志文 建功社區林域空間拓殖計劃-屏東縣新埤鄉客家聚落社區營造紀實 摘要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