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演/工作坊/講座成果
參與國內外展演、工作坊、講座或相關活動一覽表 | |||
---|---|---|---|
日期 | 展演/活動名稱 | 地點 | 展演/活動說明 |
113.06.13 | 影話渡頭事工作坊第二場:社區影像聊天室 | 臺南市官田區渡頭社區活動中心一樓 | 第二場「影話渡頭事:社區影像工作坊」由曾吉賢老師主持,聚焦於利用老照片和家庭影像重現社區歷史與記憶。曾老師示範如何透過影像辨識技巧,將過去的景象和故事呈現給居民。工作坊不僅教授影像數位化和錄影帶清潔技巧,還促進了社區成員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居民在觀看影像的同時,重拾過去的回憶,共同分享社區的文化遺產。這次活動不僅提升了影像保存的意識,更強化了社區凝聚力,展示了影像在保存和傳承社區文化中的重要角色。 |
113.06.04 | 影話渡頭事工作坊第一場:認識社區影像 | 臺南市官田區渡頭社區活動中心一樓 | 「影話渡頭事:社區影像工作坊」以「認識社區影像」為主題,由曾吉賢老師主持。工作坊播放官田地區舊影片,介紹影像保存重要性和「影像誌」概念,呼籲居民重新挖掘家中老照片。老師強調數位媒體保存不可靠,建議沖洗影像。展示珍貴老照片和救援紀錄片,引發居民討論,並預告下場工作坊將教導數位化技巧,保存社區歷史記憶。 |
113.05.09 | 「西方繪畫中的人與空間」專題講座 | 藝術史學系空間168 | 在這次的講座中,Meyer老師一再提醒我們,面對當今快速流動的媒體,抑或是顯現在周遭的現象,我們是如何看待的呢?是對於表面可讀資訊的「See」,還是從心出發的「Look」,值得我們深思琢磨。 |
112.12.24 | 野地綠生活:環境藝術工作坊-植物手作手抄紙 | 新化社區大學「樂活半農生活式」課程的實驗田 |
邀請新化社大許恩嫚老師辦理工作坊,帶領學員認識田間的植物葉形,並且利用植物製作手抄紙與花圈,實際體驗植物手作的藝術。 讓參與學員理解田區的植物種類非常多元,隨著季節的更替也有不同面貌,想傳達物種多樣性的重要,進而透過保種來篩選適合這片土地的作物。 |
112.12.13- 112.12.19 |
「耕讀食代:南藝大的可食校園與食物循環」展覽 | 本校建築所館1樓中庭 | 本組以建築所周遭環境做為研究場域,嘗試用可食校園理念經營社群,從規劃設計與實作中落實可食校園、友雞飼養、永續環境等多元面向。透過本展演活動,我們串連校內外的不同社群,相互學習食農知識,從中串連珍貴的人際關係。開幕活動及每日定時舉辦導覽活動,透過導覽帶領參加者實地走訪展區,認識永續環境的多元可能,並且推廣循環的理念,期望以此建立和修補社群網絡的關係。同時,本組師生引導參加者未來可將廚餘和自然包材放進廚餘箱,實際體驗建構食物循環方法,讓參加者思索實踐永續和韌性的可能。 |
112.12.19 | 「友雞循環飼養與雞舍規畫概念課程」專題講座 | 本校建築所所館城鄉思維與實踐組201工作室 |
本次楊老師的專題演講著重介紹從事「食二糧友雞生活」的心路歷程、對於生態環境與成人教育的關懷、蛋雞的基礎養殖知識、農業循環系統等面向,並且走讀本組雞舍,給予師生友善飼養的建議。 講師說明雞屬於低碳的動物,排碳量非常少,在生活方面也不會產生過多碳排,促使我們反思食物的生產。除此之外,雞也可以引領我們思考人與土地產生的關係,看見我們生存形態。進而讓一顆雞蛋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實現生活、生產和生態的永續。 |
112.12.18 | 「耕讀之夜—食農教育」紀錄片分享會 | 本校建築所所館1樓中庭 |
「耕讀食代:在南藝蔓生彼此關係」系列活動,以「耕讀之夜」為名,放映食農教育相關的紀錄片,談論現代人高壓、高工時等社會現象,透過「慢活」(Slow living)的觀念,重新反思自我與感受生活周遭環境。 本組同學在映後座談跟參與者討論,反思當代社會凡事只求快速和方便,造成現代人身心靈壓力的累積,進而說明慢活的重要性,並且關注身處的環境。 透過在南藝大「勤耕雨讀」,一邊讀書,一邊關心土地,讓我們在日常的生活著展開友善大地的行動。 |
112.12.18 | 「社區與另類經濟實踐:現象與觀點」專題講座 | 本校建築所所館城鄉思維與實踐組201工作室 | 本組邀請目前擔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的蔡嘉信老師,分享社區營造與另類經濟的關係,拓展同學對於研究題目的想像。 |
112.12.13 | 「江湖的永續之路」專題講座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所所館多功能展示室 | 邀請江湖開放工作室的負責人李佳倫老師,分享從事樸門永續設計的心路歷程,以及回歸土地的緣由。講師與學生分享樸門永續的簡單概念,與大自然重新連結,使土地根植在身體裡。另一方面,希望在大自然的生活中,找到身土不二的生活步調,還有鄰近村落的價值。 |
112.12.11 | 「從社區營造到社區研究:方法、議題與範例」專題講座 | 本校建築所所館城鄉思維與實踐組201工作室 | 本組邀請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的蔡嘉信老師,說明社區研究的方法,以及背後的知識傳統,幫助同學梳理自身的研究主題。除了做中學、蹲點、交陪等方法之外,講師分別以「目的」、「提問」、「知識背景」與「技法」來切入社區研究,讓學生更了解從社區營造到社區研究。 |
112.12.10 | 野地綠生活:環境藝術工作坊-手作體驗在地食物 | 新化社區大學「樂活半農生活式」課程的實驗田 | 邀請新化社大許恩嫚老師,來到新化社區大學「樂活半農生活式」課程的實驗田,帶領學生認識田區規劃,利用手作體驗在地食物的藝術,並讓學生了解田區採用友善農耕種植的緣由,並認識實驗田規劃理念,進而體悟田區、土壤及環境的關係。 |
112.11.29 | 「我在廟會現場看門道:如何走進台灣民間信仰田野」專題講座 | 本校建築所所館城鄉思維與實踐組201工作室 | 邀請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的蔡佩如老師,分享關於宗教田野與女性乩童的豐富知識,以及研究信仰時,應該注意的態度和進行宗教田野調查的步驟與細節。從文獻中了解廟宇、神明、祭典與當地人的關係,並多次前往現場認識當地居民與廟宇的互動。最後,老師提點進入宗教田野時,必須抱持誠懇、坦承及學習的態度,才能洞見其中意涵。 |
112.11.20 | 「那一年返鄉做社造:人類學者的告白」專題講座 | 本校建築所所館城鄉思維與實踐組201工作室 | 由蔡佩如老師帶領同學認識人類學與社造的關係,以及如何透過人類學家的眼睛來挖掘地方特色。講師分享進行田野調查、參與觀察的方法。除了要學會「隱藏自己」、「聆聽他人」,也要經常「反問自己」、「換位思考」,以及「不妄下定論」,才能從多面向來了解事情的全貌。 |
112.11.03 | 「一粒米到國土的距離」專題講座 | 本校建築所所館多功能展示室 | 李坤昇建築師對於農業和國土計畫具有高度關懷,在講座中分享參與「心安有機農場」建置的過程與經歷。講師在使用農業廢棄物來製作肥料,創造大地的循環經濟,透過提供混合、多樣的使用來滿足農民的需求,進而增進農村社區的活動力,期許逐步建構出一座永續的循環農場。 |
112.10.02 | 向自然學韌性:環境資源調查工作坊(第二場:「土壤」) | 本校校園 | 本活動邀請來自東海大學景觀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張集豪老師。透過張老師的專業知識,帶領南藝師生尋訪校園,幫助學生辨別不同土質,透過土壤認識南藝大及周遭土地現況,讓師生更認識身處的土地及萬物的自然韌性。希冀本活動能夠培養校內師生關注環境永續,促進更多師生投入相關社會實踐,建構具有韌性的校園環境。 |
112.09.26 | 「可食地景 ✕ 社會設計」專題講座 | 本校建築所所館多功能展示室 | 本活動邀請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專任副教授—連振佑老師來分享可食地景案例,告訴我們城市裡可運用的空地很多,包含停車場旁的小空地、空曠的頂樓、公園裡的綠地、甚至馬路上的分隔島都是能夠被利用的空間,拓展學生們開發閒置空間的可能性。 |
112.09.25 | 向自然學韌性:環境資源調查工作坊(第一場:「植栽」) | 本校校園 |
邀請來自東海大學景觀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張集豪老師,帶領學生認識校園中的植栽及其特性。 活動中講師透過植物照片介紹植物的型態及其生活習性,並說明植物的生長會受到周遭「氣候因子」、「土壤因子」及「地形地質」影響。並且描述植栽對環境有「微氣候的調節」、「防風」與「空氣淨化」等益處,分析我們生活與植栽之間的密切關聯。 |
112.07.02 | 社子宴:成果發表會 | 台南官田區社子里六雙天清宮活動中心 |
成果發表會呈現本學期在臺南官田社子社區的田調成果,包括「社子的飲食文化」和「社子的歌曲採集」。展示居民獨到的食譜和喜愛的歌曲,並敘說背後的生命故事與人生智慧。 當天準備多道居民的手路菜,以及在工作坊學習的料理。讓大家一起來品嚐社子的料理、歡唱社子的歌曲,藉以記錄社區在地手路菜的好滋味以及凝聚在地居民的感情。 |
112.06.25 | 社子釀:發酵料理工作坊 | 本校建築藝術研究所二樓平台 | 許怡慈老師曾就讀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多年前因生育孩子而開始接觸友善食材,不僅參與主婦聯盟合作社,也加入荒野保護協會的共耕團,開始嘗試以食品加工留住食物的滋味。講師分享實踐全食物的理念,將能夠料理的食材都妥善融入發酵料理,期望透過食物加深對友善環境的認同感。 |
112.06.03 | 社子食:創意料理工作坊 | 台南市社子里社子社區活動中心 | 莊雅閔老師擅長料理的研發及組合,本次講師分享將「全食物」、「零剩食」和「惜食」等食農概念融入菜餚。同時藉由完整使用當季食材,解決產季農產過剩的問題,傳達綠色飲食與環境友善的態度。 |
112.05.28 | 社子草:野菜料理工作坊 | 台南市社子里社子社區活動中心 | 邀請長期於新營社區大學開設「野外採草趣:認識野地食草」課程的「王家曼」老師蒞臨臺南市社子社區辦理「社子草:野菜料理工作坊」,帶領學員走讀社區居民—阿美姐的田地,認識當季的可食野菜,了解不同野菜的用途、功效與食用方式,並且引導學員將自己採收的野菜料理成一道道美味佳餚,進而反思當代社會面對野菜的態度。 |
112.05.26 | 洄稻佳里剩食加工經驗分享講座 | 台南市佳里區蘇厝寮樂活台灣協會場地 | 洄稻佳里致力於種植友善農耕的稻米與雜糧,並且運用農場盛產的農作物來製作加工品,不僅可以延長食物保存期限、讓醜蔬果重生,同時開發多樣化產品、發展農場的特色,使一年四季的收穫都被妥善使用而不浪費。 |
112.05.16 | 「明日餐桌共享剩食」專題講座 | 本校建築所所館多功能展示室 | 位於台中市中區的明日餐桌,創辦人楊七喜開設一間剩食餐廳,將剩餘蔬果重新變成一道道美味的佳餚,呈現在餐桌上,提供民眾享用。透過「共享經濟」、「自由定價」等方法,讓學生重新思考剩食的意義。 |
112.05.15 | 循環經濟:帆布花盆製作工作坊 | 台南市社子里社子社區活動中心 | 邀請RE:NEW 研舊所」負責人鍾秉潔老師合作,以社子農村常見的廢棄物「廣告帆布」來製作盆栽,藉此推廣廢棄物再利用的風氣。 |
112.05.10 | 造形所盛食共享交流會 | 本校造形藝術研究所石雕工廠 | 盛食交流社團由建築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所創立,以如何面對食物浪費為社團核心。本次共享活動由盛食交流社團與造型所劉和讓助理教授的「過程藝術」課程共同合作。學生以「盛食」為題,在造形所石雕工廠設立了共享基地。首次活動中,社團邀請校內學生攜帶宿舍裡的剩食(蔬果、零食)來分享,並透過理念傳達,提升學校不同系所學生與教師了解惜食的重要性。 |
112.05.08 | 循環經濟:米袋包製作工作坊 | 台南市社子里社子社區活動中心 | 邀請RE:NEW 研舊所」負責人鍾秉潔老師合作,以社子農村常見的廢棄物「米袋」來製作背包,藉此推廣廢棄物再利用的風氣。 |
112.04.17 | 「怪獸老屋-老屋再生經驗分享」講座 | 本校圖資大樓視聽教室 | 本次活動,我們邀請溫玉瓊(怪獸)老師前來分享老屋背後的歷史故事,以及整建時所經歷的困難。透過老師的分享,讓我們更能理解老屋整建時該注意的細節。 |
111.12.27 | 「生物炭應用與反思」專題講座 | 線上講座 | 此次講座討論生物炭如何應用的過程,理解到使用者想要使用生物炭就需要改變習於使用石化能源生活習慣,在都市環境推廣生物炭的使用就看似十分不容易,此次講座也讓學生們了解推廣生物炭的使用的問題,利用就地取材,以柴燒爐燒製生物炭,將可以改善離島居民,對於石化燃料的依賴性,達到能源自主的目標。 |
111.12.27 | 「生物炭操作與燒製」專題講座 | 線上講座 | 劉晉宏老師帶領學生討論如何將這樣的技術應用在學生蹲點的社區場域之中,思考如何設計簡單生物炭燒製裝置,讓社區居民能燃燒自己在務農等工作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如廢竹材、木材等等,自製生物炭,並將生物炭開發成除臭包等產品,外銷市場,創造收益,回饋社區,形成正向循環的社區經濟。 |
111.12.03- 111.12.05 |
瘋廢飛-認識、減塑與淨零農廢展演 | 台南市官田區社子里社子社區 |
本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深耕社子社區,透過田野調查,發現農民在務農過程中,會產生大量農業廢棄物。 透過本次展覽活動,將本組調查成果以展覽呈現,讓農民與居民意識隨意丟棄農業廢棄物引發的問題,並透過展演實際建立社子居民及農民對於農業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的機制。 |
111.11.12- 111.11.19 |
「與林有約:想像與真實」展演 | 桃花心木林(臺南市官田區社子里社子39-4號斜對面) | 以桃花心木林的發展為起點,延續去年桃花心樂園的脈絡,規劃設計居民、孩童親近森林之設施,以及樹林中的素材製作富含美感的創作作品,使參與居民可以透過身體五感體驗桃花心木林。 |
111.11.14 | 「生物炭產製、應用與經營」專題講座 | 台南市社子里社子社區 | 此次講座邀請劉晉宏老師,帶領本組師生利用社區中常見的廢棄木材、農業廢棄物等資材,透過燃燒產製生物炭,並且利用產製生物炭的熱能烤雞,完善利用生活中的資源,達到循環經濟的目標。講師除了讓我們了解如何有效利用生物炭,創造需求藉此擴大生物炭的市場商機。 |
111.11.12 | 桃花心木苔球工作坊 | 桃花心木林(臺南市官田區社子里社子39-4號斜對面) | 以桃花心木林的發展為起點,延續去年桃花心樂園的脈絡,規劃設計居民、孩童親近森林之設施,以及樹林中的素材製作富含美感的創作作品,使參與居民透過製作苔球的方式,用身體五感讓大家認識樹林。 |
111.11.06 | 農廢不廢:果套袋再生工作坊 | 台南市社子里社子社區活動中心 | 邀請來自台中的「美山工作室」共同創辦人林詩樺老師,在社子社區舉辦「農廢不廢|水果套袋再生工作坊」,期望日後學生能進入社區,與農民分享與推廣如何將廢棄物再生。 |
111.10.31 | 「社區營造的思維與實踐第一場」講座 | 本校建築所所館城鄉思維與實踐組201工作室 | 泥好田有限公司負責人巫宛萍老師,在彰化溪州蹲點與深耕多年,從莿仔埤圳產業文化協會的成立、組織護水抗爭運動等等,到成立溪州尚水農產公司,不斷推動地方發展與關注在地農村議題。帶領學生了解投入農村工作者的思維與生態環境、自然、教育及文化等多層次的意義與社區之間的關係進而有助空間規劃實作能力,同時也提升學生觀察與分析能力。 |
111.05.30 | 「食物與他們的產地:探尋食農教育、農業技術與土地」專題講座 | 本校建築所所館多功能展示室 | 邀請畢業於本組的蔡采綾學姊以及洄稻佳里農婦陳映蓉來與師生分享社區協力農業(CSA)的運作方式以及務農的經驗談,讓學生了解食物們誕生成長、了解社區協力農業。社區協力農業重要的是讓消費者進到生產過程與生產場域中,產銷兩端如何達到共識,在合作關係中相互傾聽。 |
111.05.27 | 「包浩斯新聞:百年的歷史與傳奇」專題講座 | 本校圖資大樓1樓 遠距教室 | 主講Joaquín Medina Warmburg博士(建築史暨都市規劃史學家、德國卡斯魯爾理工學院土木工程史暨建築史教授)分享專題,討論究竟包浩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與思想?本次講座—包浩斯新聞:百年的歷史與傳奇,讓參與者了解包浩斯如何震撼這個世界,及其精神可如何繼續運用在我們身處的環境。 |
111.04.25 | 「生態與社區之觀察分析」講座 | 本校建築所所館城鄉思維與實踐組201工作室 | 城鄉思維與實踐組邀請吳茂成老師到學校課堂分享關於大廟興學與山海圳國家綠道的核心理念,從廟宇的功能出發,重新找回社區歷史人文,讓大家能夠知根並尋根,以河流串連起先民遷徙的脈絡,讓同學了解山海圳綠道所設立的意義及他與周遭環境及歷史關係。 |
110.12.05 | 林相生態與五感體驗教學工作坊 | 桃花心木林(臺南市官田區社子里社子39-4號斜對面) |
此次工作坊邀請到來自嘉義「佇嘉木工作室」的謝旻勳講師,盼藉由攀樹活動引領大家親近樹林,了解樹木的影響力,並透過體驗式教育的引導過程讓學生、居民等與會者可以接觸、認識大自然的不同面向,與之共處,並拓展學生規劃社區營造發展項目視野。 |
110.12.04- 110.12.06 |
「桃花心樂園」展覽 | 桃花心木林(臺南市官田區社子里社子39-4號斜對面) |
本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長期深耕社區之作業模式與價值,從田野調查發現在地元素、意象,並藉由各種模式推廣、推展社區及地方發展。 此展覽我們以桃花心木林的發展為起點,盤點現今生態系統、居民使用情形等,並以森林遊樂場概念發展,規劃設計居民、孩童親近森林之遊具設施,透過身體五感體驗桃花心木林。 |
110.11.29 | 「社區營造2.0暨挨家逐戶訪談、社區調查與民主凝聚」講座 | 本校建築所所館城鄉思維與實踐組201工作室 | 在建築創作演習的課程中,劉欣恆老師及吳松霖老師透過幾個問題,引發同學們思考,讓學生更加瞭解社區營造不單單只是硬體的設計,而是必須成為居民的一份子,故透過訪談了解彼此、建立關係。將視野放大,不只是營造空間更是營造「人」。人與人之間建立良好的關係,才可以慢慢建立一個社群,形成一種永續經營社群/社區的循環。 |
110.11.21 | 桃花心樂園:燈籠製作親子工作坊 | 台南市社子里社子社區活動中心 | 社子社區座落淺山區,生態豐富,其中桃花心木經過多年的風雨滋潤已成茂密樹林。為了讓大家認識桃花心木林,推出手作燈籠。這次我們將運用自然媒材:桃花心木樹枝、在地植物葉子拓印製創作自己與桃花心木林的燈籠,打造與自然的連結。 |
110.11.13 | 社區劇場工作坊:說社區,演社子! | 台南市社子里社子社區活動中心 | 本次活動邀請到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重構大學路計畫專任助理黃顯淨老師來與我們分享如何透過社區劇場遊戲來讓學生與居民解放身心肢體,並探索屬於社子在地的故事。 |
109.12.10 | 「社子行動:與農共學工作坊第三講座場-台灣農村的百年追求」專題講座 | 本校建築藝術研究所所館一樓多功能展示室 | 此講座邀請到長期以農業史論代入地方觀察的江昺崙(薑餅人),深入淺出地剖析臺灣農業的發展過程與社會變遷中的城鄉角色,並從臺灣文學作品中一窺農村在文人筆下的演變態貌,由此可衍伸探討為何「現代農村」的角色縫隙已成為社區營造者無可避免需瞭解的議題之一。 |
109.12.02-109.12.06 | 「社子的N種樣貌」展覽 | 台南市官田區社子里社子活動中心 | 社子里現今為小型傳統農村聚落,周邊不僅生態、物產豐富,故希望藉由系列展覽活動將本組長期調查之成果予以呈現,並增進社子居民與南藝大之距離。 |
109.11.14 | 「社區教會我的事」講座 | 本校建築所館1樓多功能展示室 | 此活動我們邀請本組在有許多社區營造的豐富經驗的校友回校分享當年土溝、大崎村等社區經驗與畢業後持續在各地投入社區的相關歷程,提供後進觀摩與學習與討論。 |
109.11.08 | 「社子行動:與農共學工作坊,第二場講座-果樹下的第2個可能—認識混農林業與林下經濟」專題講座 | 本校建築藝術研究所所館一樓多功能展示室 | 本次活動,我們邀請到在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他擁有從林務局轉進學界,以多年產官學豐富實務經驗,第一線陪伴輔導台灣混農林業發展的陳美惠老師,帶著大家入門瞭解,提供諸如社子芒果、麻豆文旦等平地發展果林下混農經濟的多元可能性討論。 |
109.09.27 | 「社子行動:與農共學工作坊,第一場講座-農作物也要看醫生!?」專題講座 | 台南市官田區社子里社子活動中心 | 邀請在美濃駐點的高珮琳老師來教導大家有植物醫生制度的相關知識,本活動除了邀請校內師生以外,也邀請了許多在地農業工作者一同共學。 |
109.05.03 | 「官田社子日間動物觀察實作:鳥類」講座 | 台南市官田區社子里 | 講師帶領學生實際走訪臺南市官田區社子社區進行生態踏查,以鳥類作為主要觀察的對象,並結合iNaturealist APP讓同學了解公民科學的生態調查方法,進而探討鳥類與社子社區生態之間的關係。 |
109.05.01 | 「母雞入厝趴」工作坊 | 本校建築所扇形草皮、多功能教室 | 所館中在扇形草皮放置由劉晉宏講師設計的簡易木造雞舍與三隻蛋雞,並邀請食二糧創辦人─楊環靜講師講解關於雞的各種知識,目的為讓校園師生與社區民眾能夠理解食物的生產過程,了解一般畜牧業與人道飼養差別、企業化大量養殖與小農的優缺點,了解動物、植物與環境間與永續利用的關係,以及推廣生態村小型生態資源循環概念。 |
108.11.20 | 「野味大主廚-尋找野味生態料理」工作坊 | 本校建築所 | 料理不僅是食材處理與食物烹調,還有土地與人、生態環境的關係,邀請環境料理師帶領採集、認識校園中的野菜與如何在野外環境烹飪,成為口中美味的菜餚,也進而瞭解校園植物生態,推廣食農教育。 |
108.11.19-108.11.21 | 愛在各方-可食地景計畫展覽 | 本校北校區鄰近珊瑚橋出入口大草皮 | 為建立可親近的「農耕」模式,重新認識食物的滋味與價值,本組學習與開發簡易可操作的「栽培箱」,並舉辦工作坊讓教職員生作為認養者,與社區居民、鄰近農民一同製作,將農耕簡易落實居家環境。 |
108.11.13-108.11.20 | 「野味大主廚-「素」人料理東西軍對決」活動 | 本校建築所 | 邀請其他系所學生共同參與,以校園中的野菜、師生種植的蔬果來一場蔬菜料理的對決。 |
108.10.17 | 栽培工作坊(第二場) | 本校建築所 | 對於多數來自都市的南藝學生而言,栽培箱除體積小、方便移動、可在自家陽台種植、可減少澆水次數等優勢外,藉由栽培箱的方法,也期許大家在回到城市時,把這樣的食農教育、環境教育、自然農法、毛細植床法等觀念擴散出去,間接影響其居住的都會型社區。 |
108.09.27 | 田野調查工作坊 | 本校建築藝術研究所 多功能展示室 | 透過工作坊,了解在田野調查中的一些技法,像是如何創造資料-參與觀察、深度訪談、實作等等,講師也提供由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謝國雄老師所編著的《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作為田野調查工作中的工具書。 |
108.09.26 | 栽培工作坊(第一場) | 本校建築所 | 對於多數的南藝學生而言,對農業的相關知識較少接觸,因此希望藉由講師的分享,來了解農業種植中「有機農法」、「自然農法」之間的差別,並從土壤中認識農地狀況、不同植物間的生長環境(日照、灌溉)之差異,並了解面對病蟲害時,該如何防治。 |
108.06.07 | 「藝犁米」自然農法稻米集資計畫收割活動 | 六甲港子頭社區活動中心、中社農地 | 邀請集資者與有興趣之民眾在端午連假的一同包粽子,並割下年初一同種下的稻米秧苗,體驗收割的樂趣。 |
108.05.23 | 講座:自然的視界-保羅‧塞尚和艾蜜莉‧凱米‧卡賴 | 本校藝術史學系316教室 | 透過Zuse Meyer老師的介紹,讓我們更了解保羅‧塞尚以及澳洲原住民藝術家艾蜜莉‧凱米‧卡賴。 |
108.05.07 | 「探尋理想社會與文化價值之實踐」系列演講-生態旅遊與林下經濟共構的新時代里山 | 六甲農家院子 | 邀請屏科大森林系教授陳美惠老師來跟我們分享里山經驗,以及墾丁半島的生態旅遊發展過程。 |
108.05.01 | 「探尋理想社會與文化價值之實踐」系列演講-友善小農營運與銷售創新,社群協力農業經驗分享 | 六甲農家院子 | 邀請台中合樸農學市集的創辦人之一陳孟凱先生分享小農營運經驗,以及社群協力農業的運作。 |
108.04.25 | 講座:GPS田野應用與文史故事地圖 | 本校圖資大樓一樓電腦教室 | 介紹如何運用GPS建立自己的田調筆記,以及彙整成文史故事地圖。 |
108.04.06 | 兒童節連假村落藝術工作坊:村落迷走彈珠台&彈珠汽水套餐 | 大崎兒童藝術圖書館 | 透過不同媒材的實驗,與文本的搭配,讓孩童們能在遊戲中創作與玩樂。 |
108.04.05 | 兒童節連假村落藝術工作坊:竹子套圈圈&糖葫蘆甜甜圈 | 大崎兒童藝術圖書館 | 透過不同課程的安排,讓小朋友能運用不同媒材去創作,並透過文本的設計讓孩童能在遊戲中獲得創作的技能與方法。 |
108.04.04 | 兒童節連假村落藝術工作坊:竹子秘密基地屋&竹筒野餐 | 大崎兒童藝術圖書館 | 停駐珊瑚潭的一角,倚著大大竹林,運用不同材料建造自己的基地。 |
108.03.25- | 六甲生態村「微生聚落」成立與推動 | 六甲港子頭社區 | 由於「藝犁米」自然農法稻米集資計畫獲得社群熱烈支持,於是從六甲港子頭社區推動更全面的生態行動-生態村。 |
迄今 | |||
108.03.02 | 228連假村落藝術工作坊:大崎村-小手盆栽&紅瓦烤肉 | 大崎兒童藝術圖書館 | 在這次工作方終將會學習到翻模小手盆栽,以及運用紅瓦來烤肉。 |
108.03.01 | 228連假村落藝術工作坊:珊瑚潭-竹水槍&竹筒蒸米 | 大崎兒童藝術圖書館 | 手牽手穿越山林,來到珊瑚談秘境。合力鋸下竹子,運用工具和巧思,竹子就是最好的童玩素材和煮食容器。 |
108.02.28 | 228連假村落藝術工作坊:番仔山-彈弓&竹筒蒸米 | 大崎兒童藝術圖書館 | 這次我們從番仔山出發,化身成傳說裡的山賊,砍下龍眼木製成彈弓,一場對日攻防戰就在林間展開! |
108.02.28 | 「藝犁米」自然農法稻米集資計畫插秧活動 | 六甲港子頭社區活動中心、中社農地 | 邀請集資者或有興趣之民眾一同在稻田中插下這一期的秧苗,一同許諾友善大地的心。 |
108.01.26- | 村是遊戲小島-傳統印刷製作、洋蔥染體驗、小織福創作 | 大崎兒童藝術圖書館 | 透過不同課程的安排,讓小朋友能在遊戲中運用不同媒材去創作,最後獲得自己的小小創作品。 |
108.01.27 | |||
108.01.14- | 新光社區寒暑假 GRIT國際義工旅行 | 臺南關廟新光社區 | 臺南新光社區於2014年起,每年寒暑假定期舉辦打工換宿活動,自2016年暑假後持續與中國組織合作義工旅行活動,透過此活動宣傳社區竹產業、環境生態保育課程、傳達友善環境觀念,同時也將詳細帶入社區歷史人文背景,深入社區體驗。 |
108.02.18 | |||
107.12.20 | 「影像・空間・敘事」系列講座:一痴三十年 | 本校視覺學院五樓大教室 | 邀請曾於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高美館〈為無為-謝英俊建築實踐展〉展出作品的攝影師-李國民辦理建築攝影講座,透由攝影師對於建築、空間以及人物的凝視,讓同學對於研究與創作對象有更深刻的了解,以及創作者的心境轉化。 |
107.12.15 | 展覽:「Lacka」閉幕活動-六甲之地方創生 | 六甲居廣居 | 藉由公共論壇邀請六甲之產、官、學、研、社等不同社會角色的共同參與討論,如何因應六甲人口流失、土地、經濟、文化、歷史、教育……等問題,而產、官、學、研、社該如何一同合作,投入相關資源,來推動六甲地方創生願景與目標。 |
107.12.12 | 展覽:「Lacka」展期演講活動講題:閩客料理與家鄉的味道 | 六甲居廣居 |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嚐過無數種味道,但有一種什麼也替代不了,那就是家鄉的味道。 |
當我們離開家鄉的時候,就開始想念起家鄉的味道。在遠離家鄉後再次品嚐到家鄉的味道你都活歡喜,都會感到親切。 | |||
107.12.05 | 展覽:「Lacka」展期演講活動 | 六甲居廣居 | 在全球氣候變遷之際,遍布在嘉南平原上星星點點的埤塘亦可涵養水資源,分散完全依賴水庫供水或超抽地下水的高風險,然而埤塘隨著農業起落,逐漸被廢棄荒蕪或填平、消失。 |
講題:埤塘與地方關係 | 但埤塘除了在生態資源、水源涵養的重要性外,也是探查先民拓墾、聚落發展歷史的重要參考現場。透過文獻查找、口述歷史及現場的訪調,找到許多令人懷念的故事。 | ||
107.12.04 | 「影像・空間・敘事」系列講座:《得恩亞納》映後分享活動 | 本校音像大樓154放映廳 | 觀看李沛峰導演《生基》紀錄片,在其中呈現出2013年隨謝英俊建築師進入地震災區-中國四川省雅安市的援建過程,接著由黃孫權老師分享謝英俊建築師用「協力造屋,自主營建」的方式協助災民重建家園,更能看到中國農村的生活境況。 |
107.12.02 | 展覽:「Lacka」開幕活動-食農工作坊 | 六甲居廣居 | 邀由Rose Huang精心設想料理,以結合社區食材結合出的料理,呈顯當地風情中,卻別具另一番風味之餐,敬邀各位共同來品嘗。另外現場會有菱角酥製作教學,讓參與者能與神秘的Rose Huang接觸與文化交流。 |
107.12.02- | 展覽:「Lacka」 | 六甲居廣居 | 「Lacka」是六甲的台語發音,有一種說法是平埔族語閃電匯聚之地的意思。我們聚焦於六甲在歷經時代變遷所留下來的各種文化及其產物,不論是產業、地理、設施、人物等等的跡象和線索。以生活與六甲緊緊相連的臺南藝術大學學生的想法或觀點出發,再次認識、整理並轉化而成,如同多條閃光再次於六甲聚集、發散。 |
107.12.15 | |||
107.11.30 | 講座:認識合作社 | 本校建築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201工作室 | 邀請《哇!原來這也是合作社:大不列顛COOP踏查報告》作者陳怡樺老師前來分享合作社的緣起、在台灣的現況以及合作社的核心精神。 |
107.11.27 | 「生活創新與地方創生:探尋在地食物、農業與土地」系列演講:「土的,是美好的」掙脫種子、糧農跨國集團的控制,朝向「土食生活」 | 本校建築所多功能教室 | 藉由本次講座讓大家了解農糧體系以及農糧跨國集團是如何形成以及掌控我們的飲食生活,並介紹各地的替代做法。 |
107.11.13 | 「影像・空間・敘事」系列講座:《邵的故事》映後分享活動 | 本校圖書館視聽室放映廳 | 陳樂人導演帶來《邵的故事》紀錄片,透過其中的影像收集彙整,完整且有系統地記錄了一整年度的邵族活動,呈現出土地和人之間的互動關係。 |
107.11.10 | 審議式民主工作坊 | 本校建築所多功能教室 | 導入審議式民主的概念,邀請長年致力於參與審議民主培訓課程的呂家華老師辦理「審議式民主工作坊」,同時也邀請這學期所關心的對象-臺南六甲地區的民眾一同來參與,建立這兩個社群間的理解與認識。 |
107.11.05 | 空拍機錄像工作坊 | 本校建築所多功能教室 | 邀請空拍機專業操作員高臨凱講師辦理「空拍機工作坊」,讓同學熟悉空拍機錄像的操作方式,增進工具使用能力,擴增未來實務展演及創作呈現方式多元化。 |
107.10.30 | 「生活創新與地方創生:探尋在地食物、農業與土地」系列演講:農耕態度到生活態度─八田綠色農莊與農家院子 | 本校建築所多功能教室 | 認識六甲「農家院子」如何透過陸續招募學員的方式,將緊鄰田地的一座廢棄豬舍,用土、竹子、回收木頭等材料,一同自力搭建為自然屋。並在這塊土地上用不施肥、不防治的方式學習農耕,從自力造屋到農耕生活,講者把他的農耕與生活緊密連結,讓我們看到另一種生活樣貌。 |
107.10.12 | 講座:如何使用社區版GIS? | 本校建築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201工作室 | 邀請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技術處處長賴昆祺老師辦理「認識社區版GIS」講座活動,介紹許多GIS的協作平台,例如由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所開發出來的TGOS地圖協作平台,讓同學往後對於硬體的操作能力有一定的概念。 |
107.08.28 | 「藝起搏感情:林鳳社區踏查放送車」-藝術巡迴活動—林鳳社區踏查放送車計畫 | 龜港、林鳳陸橋、中社、菁埔 | 駕駛藝術放送車於各里舉辦說故事活動、依據地圖做社區探索攝影與導覽,指導參與者將攝影照片編輯成「社區踏查圖文冊」。 |
107.09.01 | |||
107.09.15 | |||
107.09.16 | |||
107.09.22 | |||
107.09.23 | |||
107.08.19 | 「好稻町:林鳳稻藝村打造計畫」-進階文創課程 | 林鳳社區 | 集合對研發相關文創商品有興趣之居民,進一步組織稻藝文創工作坊,開發各類生活工藝商品。 |
107.08.26 | |||
107.09.02 | |||
107.09.09 | |||
107.09.16 | |||
107.08.11 | 107年青年好政系列-Let’s Talk計畫:青農返鄉的可能與困境 | 嗊哩小舖(台南市關廟區新光里新光街205巷16號) | 青年返鄉務農,如何面對熟悉又陌生的土地,透過不斷地學習結合創新並與傳統思維磨合;友善土地、創意行銷及社群經營都是青農的課題,透過青農們的經驗分享,嘗試探討青農返鄉的可能性、面臨的困境及他們的故事。 |
107.08.10 | 「藝起搏感情:林鳳社區踏查放送車」-社區藝術放送車 | 龜港里 | 創作能代表社區意涵之圖像,做為社區的平面意象,日後可廣為使用。於此計畫施作於借來之廂型車,打造為藝術放送專車,展現社區特色,作為活動廣告宣傳、運輸活動使用之器材以及說故事小舞台之用。 |
107.09.06 | |||
107.08.05 | 桶子雞、環保筷套工作坊 | 在,繁華阿嬤家 | 編樂-環保筷套組+桶子雞餐! |
(屏東縣長治鄉復華街600巷16號) | 打包帶還能做什麼呢? | ||
編出環保筷套,一起來學習你意想不到的編織手法! | |||
107.08.04- | 107暑期兒童村落藝術體驗營:藝崎玩攝影!農村散步小旅行 | 大崎兒童藝術圖書館 | 經由遊戲中讓小朋友們學習到影像、相機的基本原理,並在課程中加入手作課程,讓小朋友們從做中學! |
107.08.05 | |||
107.07.28- | 107暑期兒童村落藝術體驗營:豐收季!組裝車農村探險 | 大崎兒童藝術圖書館 | 透過對於車體零件的材質摸索,組裝過程的探險,讓小朋友們在遊戲中自己動手做,獲得不同的手作經驗。 |
107.07.29 | |||
107.07.21- | 107暑期兒童村落藝術體驗營:我的大地色彩收藏箱 | 大崎兒童藝術圖書館 | 透過對樹皮、紙、水彩、蠟筆這些材質的創作體驗,讓小朋友在遊戲中運用多媒材自己動手做,與夥伴們創造深刻的農村體驗。 |
107.07.22 | |||
107.07.08 | 「好稻町:林鳳稻藝村打造計畫」-公共藝術創作 | 林鳳社區 | 培養出社區居民對於稻藝社區的共識之後,一同共同創作社區的稻草藝術裝置。 |
107.07.15 | |||
107.07.29 | |||
107.08.12 | |||
107.08.16 | |||
107.08.19 | |||
107.08.26 | |||
107.07.07- | 107暑期兒童村落藝術體驗營:山村裡的移動竹子-竹屋、竹筒飯、竹陀螺 | 大崎兒童藝術圖書館 | 對「竹子」這材質的創作體驗,讓小朋友在遊戲中運用媒材自己動手做,與夥伴們創造深刻的農村體驗。 |
107.07.08 | |||
107.06.28 | 105-106級「建築創作演習(2)(4)」期末共同評圖 | 本校建築所多功能教室 | 學生透過評圖,展現這一學期來實作的成果。 |
107.06.24 | 「好稻町:林鳳稻藝村打造計畫」-基礎技法訓練課程 | 林鳳社區 | 學習稻梗立體編容器技法並開設稻草花圈創作、稻草手抄紙活動,讓參與民眾初步了解稻草應用。 |
107.07.08 | |||
107.07.15 | |||
107.07.29 | |||
107.08.05 | |||
107.05.24 | 講座:西方藝術中的日常生活與自然 | 本校藝術史學系316教室 | Zuse Meyer老師透過藝術家的畫作與裝置作品介紹,將自然與人類間的關係呈現在我們眼前。 |
107.05.23 | 33藝農市集 | 大崎兒童藝術圖書館前廣場 | 每個月第三週的星期三,以固定頻率的帶狀活動,為校內師生、校友提供一個發表創作、認識彼此的平台。短期目標為凝聚校內師生與鄰近社區,並希望透過此次嘗試,讓「33 藝農市集」未來能成為臺南市各市區、甚至外縣市的人想到「南藝大」就會連結到的事件。 |
107.06.20 | |||
107.09.19 | |||
107.10.17 | |||
107.11.14 | |||
107.12.12 | |||
107.05.20- | 「藝起搏感情:林鳳社區踏查放送車」-社區三里文史故事調查與撰寫 | 菁埔里、龜港里、中社里 | 調查林鳳社區三里歷史故事,並撰寫成短篇故事。 |
107.05.29 | |||
107.05.19 | 「藝起搏感情:林鳳社區踏查放送車」-跨區社區見學觀摩 | 臺南後壁菁寮社區 | 帶領社區居民前往社造經驗豐富且與林鳳有相似產業的廍社區,學習他人產業與文創的活化經驗,例如菁寮老街、墨林文化館、藺草編織、米食與手工藝產業推廣技巧等內容,透過參訪學習不同案例經營過程及方向,反思林鳳社區未來經營方向。 |
107.05.15 | 「認識小農生活與區域連結社群」系列演講:吃好菜、過好生活! | 本校建築所多功能教室 | 藉由講者分享「臺南社區協力農業」的成立與實踐經驗,了解他們正嘗試建立生產者與消費者間的直接連結和共同分擔天災、蟲害等風險的概念,以及此經驗中所遇到的難題與心得。可作為日後社群老師及所帶領的學生認識、貼近小農生活、臺灣農業現況的切入點。 |
107.04.21 | 「一個人與一塊土地:複數」巡迴展-官田場展覽活動 | 大崎兒童藝術圖書館 | 邀請「八田綠色農莊」與「農家院子」的負責人陳佩雲,從不施肥、不防治的自然田園,到學習農耕、自力造屋的平台,她將分享農耕與生活的連結,讓我們看看另一種生活樣貌。 |
講題:農耕態度到生活態度─八田綠色農莊與農家院子 | |||
107.04.18 | 「認識小農生活與區域連結社群」系列演講:大崎藝農-在地實踐的探索與行動 | 本校建築所階梯教室 | 認識「大崎空間藝文工作室」如何透過「大崎藝術芒果」的平台與大崎社區種植者合作,建立生產者與消費者連結的方式。從中了解藝術工作者在農業議題上,所能做的努力,並且與學期課程結合、實際執行。 |
107.04.15 | 2018霧花宴-我們採花編花喝花 | 在,繁華阿嬤家 | 這一次,我們挑戰蓮霧園可以怎麼玩! |
(屏東縣長治鄉復華街600巷16號) | 過年期間在鄉下的我們與農民小小的整理了一區荒廢的蓮霧樹園,清明時節老祖先的保佑下,蓮霧樹穿越的藤蔓開滿了花朵。更有意思的是,透過不斷的實驗,利用不同工法不同品種的蓮霧花,產生不同香氣的蓮霧花茶! | ||
在此次活動中你將享受到:農夫帶你辨識至少3種蓮霧樹種及可食野菜、巧手捻花的農事體驗、品茗至少三種不同香氣的蓮霧花茶(日曬的溫潤、低溫烘焙的回甘、純種的生茶)、手作達人帶你利用現場花花草草編出可愛花圈。 | |||
107.04.14 | 「一個人與一塊土地:複數」巡迴展-官田場開幕演講 | 大崎兒童藝術圖書館 | 開幕當天,我們邀請「上下游新聞市集」的創辦人蕭名宏總經理,與大家分享「上下游」作為媒體/平台,如何串連友善土地的小農與消費端,以及過程中的挑戰與收穫! |
講題:友善土地的實踐:從「上下游新聞市集」看小農與消費端的連結 | |||
107.04.14- | 「一個人與一塊土地:複數」巡迴展-官田場 | 大崎兒童藝術圖書館 | 「複數:一個人與一塊土地」巡迴展最後一站回到南藝所在的大崎村落,,希望在一個月的展出期間內,能盡可能與南藝大師生、大崎村民交流,除了展覽之外,亦分別舉辦兩場講座活動。 |
107.04.29 | |||
107.04.08 | 兒童節限定-轉阿轉阿~七彩小陀螺工作坊 | 在,繁華阿嬤家 | 走過指尖陀螺的盛行,回憶戰鬥陀螺的刺激,數位時代下,我們用陀螺轉出、繞出親子的好默契!這次桂瑜老師來到「在,繁華阿嬤家」以擅長的串珠藝術及麵包花藝術轉換成親子可以共同合作完成的兩款陀螺指尖陀螺,木陀螺。希望用手作帶給大家一個快樂的兒童節! |
(屏東縣長治鄉復華街600巷16號) | |||
107.04.07 | 山村裡的秘密基地——大崎遊戲小島計畫:「村落藝術體驗」活動 | 大崎兒童藝術圖書館 | 將參與學員分為四組,各組透由田野調查、實地與居民訪談討論,進行問題發現與行動提案的發想;最後各組以簡報和實作產出方式呈現提案成果,成果內容豐富而具創意,讓到場的觀眾備感驚豔且收穫良多。 |
107.04.04 | 山村裡的秘密基地——大崎遊戲小島計畫:「大崎遊戲小島—探索村落的藝文實踐」講座 | 大崎兒童藝術圖書館 | 透由南藝校友—林建叡分享自身於大崎社區七年的藝文實踐經驗,使聽眾能夠清楚且貼近地來理解青年回留農村行動的脈絡與意義,同時啟發聽眾對於城鄉的思考。 |
107.04.06 | 山村裡的秘密基地——大崎遊戲小島計畫:「小島廣場藝術營造工作坊」 | 大崎兒童藝術圖書館 | 從聽眾的角色到實際參與進來並且動手做,透由協力藝術營造村落空間,除了實質改善社區環境景觀,使公共場域動線更為友善,也使參與學員獲得深刻的體驗學習,加深自我的成就感與對地方的認同感。 |
107.03.25 | 「一個人與一塊土地:複數」巡迴展-新化場展覽活動 | 晉發米穀商店(712台南市新化區中正路439號) | 「總得要有人起個頭,灑下善的種子,才可能有美好的果實。」 |
講題:洄稻佳里-從農路上 | 什麼是友善農業?該如何執行?農夫之於土地的使命,如何才能與大自然共存? | ||
從澳洲到泰國,從美濃到宜蘭,從教職到NGOs再到農作,為了一份親情與對土地的熱愛,「洄稻佳里」返鄉從事農耕與推廣友善農業,讓Wada一一說給妳/你聽! | |||
107.03.24 | 「一個人與一塊土地:複數」巡迴展-新化場展覽活動 | 晉發米穀商店(712台南市新化區中正路439號) | 您有在進行農特產加工嗎?您希望知道如何打造一家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的加工廠嗎?您知道小型農特產加工,為確保加工流程符合食品安全,也能透過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HACCP)來做嗎?全民重視食安的年代,您的加工品若能確保食品安全,必能得到更多商機。我們邀請了長年來輔導食品業與農特產加工業者的專業者-盧秉芳總監來為大家解答。 |
講題:如何打造與管理一家符合食安的加工廠 | |||
107.03.10- | 「一個人與一塊土地:複數」巡迴展-新化場 | 晉發米穀商店(712台南市新化區中正路439號) | 「複數:一個人與一塊土地」巡迴展第二站來到新化老街上一間營業百年的米店舉辦,希望在近一個月的展出期間內,能盡可能地與當地居民、農夫交流。 |
107.04.01 | |||
107.02.25 | 「一個人與一塊土地:複數」巡迴展-信義場閉幕活動:社區劇場 | 南投縣信義鄉自強村土地公廟戲台 | 閉幕活動以「社區劇場」的形式呈現,由曾靖雯老師與建築所城實組的學生共同創作劇本「青年農夫的選擇」,邀請當地居民觀賞演出,並在演出後與居民聊到慣行農法與友善耕作者各自的用心與掙扎,並認識了當地的青年農夫,聽見不同的觀點,得到許多寶貴收穫。 |
107.02.10 | 火車編織,農村巷弄內的藝術裝置 | 屏東繁華教會(屏東市長治鄉繁華村復華街649號) | 在教會前的路(復華街,原鐵道西巷)又長又直又沒有太多的紅綠燈,是許多當地人喜歡高速行駛騎車、開車的路段,只是…看見,當到住宅區仍高速行駛,鄰家的小孩天真的奔跑,家長的憂慮。看見,高速的機車撞上車子當場腦袋破裂流血,卻因為繁華離醫院有段距離,救護車、警察車到來都已經是至少30分鐘後的事情,騎士身亡。看見,繁華的國中生放學騎車的路段仍有人高速行駛,狂用喇叭逼學生,不顧人的生命。看見,國中生從小巷子出來卻沒注意車與機車撞上,騎機車的阿嬤輕傷,小孩也擦傷眼中充滿驚惶,只能說這已經是不幸中的大幸。 |
這麼多的看見,是否該做些什麼?無法做減速坡,那是否能透過美化來使經過這條路的人放慢腳步呢?是否能回顧這條路的由來呢?他叫鐵道路~是原本在甘蔗到台糖廠的鐵道路。有那美好的回憶,期待能給予村莊的孩子回味當年的光景。 | |||
107.02.24 | 我們決定嘗試做編織,透過孩子的創意來編織一台屬於繁華的甘蔗火車,期待能使這條路不再只是危險路段,而是散步、運動的好地方。 | ||
107.01.27 | 「一個人與一塊土地:複數」巡迴展-信義場開幕演講 | 南投縣信義鄉自強村土地公廟戲台 | 開幕活動搭配茶會,邀請林進貴、陳羿樺擔任活動講者,分別講座「從慣行到生態─梅嶺阿貴的家有機梅園」、「社區支持型農業的實踐─以臺南CSA為例」,與當地居民、農友分享友善農法的理念與實踐。 |
講題:友善的理念與實踐—臺南社區支持型農業 | |||
107.01.27- | 「一個人與一塊土地:複數」巡迴展-信義場 | 南投縣信義鄉自強村土地公廟戲台 | 「複數:一個人與一塊土地」巡迴展首站於南投信義鄉自強村土地公廟戲台舉辦,希望在一個月的展出期間內,能盡可能地與當地村民、農夫交流(多來自愛國村、自強村)。 |
107.02.25 | |||
106.11.19 | 「一個人與一塊土地:複數」展覽活動名稱:社區煮呷、逗熱鬧 | 能盛興工廠(臺南市中西區信義街46巷9號) | 小時候常會在廟口、婚宴……等場合看到人聲鼎沸的辦桌活動,辦桌代表著喜事,希望街坊鄰居、親朋好友一起來共襄盛舉,此場活動將結合展場能盛興工廠定期舉辦的能盛興菜市仔農攤販們,並請料理能手負責來教大家如何把食材料理成美味的食物,嚐嚐食物的滋味、聊聊展覽時、耕種時、任何時候所發生有趣的事,以此與地方、與人交流連結,並邀請便當樂團與歌手黃瑋傑一起鬥鬧熱! |
106.11.11 | 「一個人與一塊土地:複數」展覽開幕演講講題:社區協力農業-城鄉交界的農業面貌 | 能盛興工廠(臺南市中西區信義街46巷9號) | 以茶會與講座的形式讓大家坐下聊聊對於農業的看法並激盪出更多農業上的可能。 |
106.11.11- | 「一個人與一塊土地:複數」展覽 | 能盛興工廠(臺南市中西區信義街46巷9號) | 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有多遠?即便食物和生活密切相連,對於食物來源、產地狀態,乃至農人的生活、農業的未來,我們知道的太少。歷經1960年代以來,政策長期的以農養工導向,農村面臨人口外流及缺工的狀況,土地似乎也在大量農藥、化學肥料的應用下消耗。為解決農業問題、拓展出路,政府開始發展有機農業、鼓勵青年返鄉務農,但同時也發生青年回鄉卻無地可耕,或家中有地,農法卻不被認同的窘況。民間則不斷嘗試,希望能重新建立農作與土地、消費者的直接連結。 |
106.11.26 | 本展覽以「複數」為題,圍繞著一個人與一塊地──返農林進貴(阿貴)與他的有機梅園。阿貴的梅園位於臺南市楠西區的梅嶺,是傳承自祖父輩的2甲山坡地,2010年轉作有機後,他便開始復育土地、做生態記錄。不論晝夜、晴雨,在巡禮之間,阿貴記錄物種之間的關係,思考如何與這些植物、動物、昆蟲共生,他重視的是「有機」背後,與生態共存的理念。 | ||
從阿貴與他的地出發,如何管理這片地、生態大於生產的理想如何落實?生產方式如何影響他對通路的選擇、對社群的經營?同質性的農夫如何彼此連結?這些問題與做法背後,都與土地、政策、生態、經濟等方面緊密扣合,藉由阿貴映照出的,不會只是「單一」的案例(單一的人、單一的地),而是當代農業共有、共通的處境(不同的人、不同的地)。本展覽將透過展示、座談的方式,與大眾對話,探討當今全球化與資本主義的世道下,友善土地的可能性。 | |||
106.07.15- | 臺南市綠社區培力-106年度新種子散播計畫-臺南市玉井區竹圍社區環境改造工程-「竹圍青春夢」 | 玉井區竹圍社區 | 竹圍社區之山腳聚落,擁有所有著名的古厝群中,最具歷史價值、地理位置優勢的江家古厝,但因受到日據時代日軍侵襲無法完整保存,加以無完善規畫拓展觀光價值,故無法廣為人知其耐人尋味之歷史意義,實為可惜;期待透過本次計畫,融入社區在地資源,發揮價值,進而提升竹圍社區名氣。 |
107.04.14 | |||
106.07.14 | 廟埕開講 | 臺南市關廟區關廟里玄武殿 | 訪查過程,社區的故事藉由群聚的耆老們聊天講述中逐漸成形,但這些老故事卻只塵封於耆老的腦海之中,未曾流傳至社區居民心中,我們覺得社區故事應讓在地居民都知道,了解家鄉的過去是多麼有趣、有意義的事情,於是,廟埕開講的念頭在一次次的討論中獲得無數肯定,讓在地人了解在地事,讓青壯年也可以一同口述地方故事,同時可讓居民在無形之中凝結了在地認同感,一起來聽、說地方故事,是我們的第一步。 |
106.07.27 | |||
106.08.04 | |||
106.08.17 | |||
106.05.23 | 〈台灣社會的動與靜〉系列演講-《哇!原來這也是合作社:大不列顛COOP踏查報告》 | 本校視覺學院五樓大教室 | 「為什麼只能在人生的階梯上往上爬?」 |
「我們不想當老闆,也不想管人」 | |||
「在公平的勞動中,開始理想生活」 | |||
「沒有上下位階、沒有權力宰制,平起平坐、有話直說、有難同當」 | |||
影像合作社、陶藝合作社、書店合作社…… | |||
身為藝術工作者的你,是否也嚮往著一個更友善的工作環境? | |||
為什麼有人說,合作經濟是年輕世代的解藥呢?核心理念到底是什麼? | |||
在這場演講,你將聽到作者與我們分享英國29個合作社與機構的故事,打開你我對合作事業的各種想像! | |||
106.05.23 | 〈台灣社會的動與靜〉系列演講-從『靜寂工人』談起-關於創作者凝視及其產出的二三問 | 本校視覺學院五樓大教室 | 作者魏明毅將自己丟入陌生之所-基隆,進行八個多月的田野調查,從碼頭工人的生命經歷慢慢拼湊出臺灣在二十世紀末的歷史圖像,並揭示在全球化及新自由主義的籠罩下,碼頭工人們如何被急速地「甩」出碼頭外。書中雖只是記錄著這島嶼邊城的故事,但其目標是朝向你我,關於我們如何看待自身與其所處文化的關係。誠如其他藝術創作,創作者觀察、思考並試著回應或呈現世界的樣態,透過作品引發觀者的躁動、疑問,希冀造就一波更強大的動力帶我們走向更遠的地方。 |
106.05.19 | 〈台灣社會的動與靜〉系列演講-「農伴:社區協力農業在臺南」 | 本校視覺學院五樓大教室 | 社區協力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簡稱 CSA) 主要概念為民眾與生產者之間的相互承諾,農場供給主要以友善農法耕種出來的農作物,而民眾用金錢、勞力等各種形式支持農場作為回報,用計劃性生產的方式共同承擔風險與報酬,是農民、土地、社區緊密運作的永續經營模式。 |
農伴,是我們對於加入臺南CSA的會員的稱呼。農是農夫、農業;伴是夥伴,也是陪伴。我們期待臺南CSA可以作為一種另類農業運動的實踐方式,形塑出臺南的在地性格,也回到土地除了生產與金錢以外的意義——與人群、社會、自然共好。 | |||
希望透過正進行中的臺南CSA,打開大眾對於農業的想像。 | |||
106.03- | 舞動溪仔口 作伙弄青龍 | 台南市關廟新關廟社區活動中新 | 本工作坊分兩階段: |
106.11 | 1.社區營造初階課程: | ||
由新光社區諮詢顧問—吳宗寶擔任講師,教導社區居民社區營造初階理念,在地的經營需要良好的觀念及開端,共辦理四次課程。 | |||
2.竹製舞龍工作坊: | |||
由在地竹編藝師—俞至善擔任講師,使用傳統竹材設計出屬於社區的竹製舞龍,教導社區居民親自手作屬於社區的竹製舞龍,編織地方廟宇故事,透過廟宇文化讓居民熱絡討論,深化對於龍的意象。製作過程中,居民相互合作、討論、創作的經驗,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以社區特色為傲,共辦理六次課程,完成小竹龍及大竹龍。 | |||
106.01.28 | 青青伴你心關廟趣味手作市集 | 臺南市關廟國小 | 為推廣關廟在地區域永續發展,藉由第一次的手做市集擺攤, 宣傳關廟青年這個社群,也凝聚關廟人在地認同感,一起推廣關廟在地歷史人文,並將其保存下來,也讓外地人對關廟有更深層的認識與了解。 |
105.05.13 | 手編茶壺網袋工作坊 | 在,繁華阿嬤家 | 週六的午後,繁華村神秘的綠草大樹下,我們使用有機綿與回收再利用的線材編織環保提袋,喝著天然的花草茶,一起取代塑膠提袋,減少對大自然生物的傷害。 |
(屏東縣長治鄉復華街600巷16號) | |||
105.11.16- | 「藝農」,一種身份的想像:大崎兒童藝術圖書館一週年特展 | 大崎兒童藝術圖書館 | 從過往的廢棄閒置狀態,搖身為一處藝術學習的所在,大崎兒童藝術圖書館自身的故事與紋理即是一個值得被了解、經驗的展品,故此,考量空間本身的自明性,除展覽主視覺及策展引言之牆面佈置,20篇「藝農」文本則以投影播放的模式呈現。 |
105.12.11 | |||
105.09.11 | 「劇在藝崎」大崎社區劇場工作坊 | 大崎兒童藝術圖書館 | 以輕鬆活潑的劇場遊戲解放僵化的身體,開發肢體、打開五感感官,保持一顆探索的心,每個人都能成為藝術的創作者!接著以在地的山賊傳說以及從水庫裡迫遷而出的歷史為探索主題,融合竹鼓的聲音節奏,運用大崎特有的山溝地景、聚落輪廓、空間營造、傳統合院及日常器物等,以肢體發現農村環境的語言! |
105.09.18 | |||
105.08.06 | 大崎夏日電影院 | 大崎兒童藝術圖書館 | 透過觀看一部傳達社區營造觀念的日本電視連續劇-「拿破崙之村」,以一座位於都市邊緣的小聚落為背景,講述農村因人口高齡化而將面臨消滅解體的問題。藉此極端的劇情內容凸顯農村問題,讓前來參與的觀眾反照自身,跳脫以往慣習的視野,重新去思考自己身處的環境。放映後的分享與討論,將從每一集所演的議題內容,透由主持人引導,讓觀者形成問題意識,進一步地進行討論;期待以看日劇、寓教於樂的方式,當作一種居民參與、想像力的動員,培養大家對於「社區營造」概念的認識,作為日後參與的共識基礎。 |
105.12.24 | 傻瓜樂園-照片創作工作坊 | 大崎兒童藝術圖書館 | 工作坊主要以兒童為參加對象,由創藝營造公社的社員擔任小隊輔,帶領小朋友親手製作傻瓜相機,並以「盲拍」的方式走讀大崎村,以身體感知取代手機螢幕的方框,發揮直觀能力捕捉生活周遭熟悉的人事物,最後再以照片作為發想元素,在想像的創作空間裡遨遊。 |
105.08.01- | 嗊哩社 平埔聚落小人國 | 臺南關廟新光社區 | 【竹構的記憶.殘存的技藝】是新光社區思考努力重現的方向,而結合年輕朋友的參與,達到推廣與傳承的作用,更是我們的終極目的,今年我們的目標就是讓平埔聚落群小人國在『嗊哩』重現,讓『新光』這幾年持續推動的竹藝文化村再進入更新的里程碑。 |
105.08.21 | |||
103.10.31- | 「建築與交叉文化」國際研討會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所館 | 李承寬百歲冥誕紀念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圖資大樓演藝廳 透過「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方式來匯聚國內外學者與相關從業者,促成充分對話的平台,以期擴大並加深對於李承寬先生及其時代的理解,承繼並發展其創作與思想中所展露的諸多特殊課題,並且在學界與業界形成歷史承傳的清晰脈絡與進一步開展的契機。 |
103.11.01 | |||
99.11.20 | 策劃大崎山溝音樂會 | 臺南縣官田鄉大崎村 | 配合大崎村天然的山溝,辦理音樂會,除讓演出者有不同的舞台演出經驗,也讓學生因應空間氛圍有不同以往之實作機會。 |
99.11.07 | 大崎社區剪黏工作坊 | 臺南縣官田鄉大崎村 | 透過社區擁有實務經驗剪黏師傅帶領居民與本校學生共同操作,進行公共空間營造藝術之落實。 |
99.05.01- | 辦理「信義房屋送愛到八八災區小學長期陪伴計畫」 | 高雄縣六龜鄉荖濃國小、荖濃社區 | 辦理4次工作假期,以荖濃國小、鄉備災中心為場域,帶領師生與社區居民進行空間營造工程。 |
99.10.31 | |||
99.03.06 | 行村‧行春‧藝術嘉年華會 | 臺南縣後壁鄉土溝村 | 協助土溝社區辦理踩街活動。 |
98.10.28- | 環境體驗營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所館 | 以本所所館為教材,學生運用所學針對學童規劃相關永續環境解說、教學與實做課程。 |
98.10.28 | |||
98.08.21- | 大崎心蔓延『村民說明會』、『綠色植栽活動』 | 臺南縣官田鄉大崎村 | 學生發揮所學之社區環境藝術營造專長,與居民共同創造綠意盎然的生活空間。 |
98.08.22 | |||
98.04.15 | 永續校園經驗交流分享研討會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所館 | 透過相關案例與經驗分享,提供作為推動永續環境經營之校園及相關人員參考。 |
98.04.12- | 竹筒屋解說牆改造行動 | 菁寮國小 | 帶領後壁高中生指導小學生與社區居民進行環境改造工程。 |
98.04.19 | |||
97.12.03 | 大手牽小手,南藝環境齊探索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所館 | 以南藝大作為環境教育中心,以大手牽小手的實際操作,學生運用所學針對學童規劃相關永續環境解說、教學與實做課程。 |
97.11.11 | 見證新東下一段歷史 | 新東國小 | 帶領學生與社區居民共同進行廢棄宿舍空間改造行動。 |
97.10.28- | 97年度永安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深耕』計畫 | 臺南縣後壁鄉永安國小 | 培養學生運用所學於孩童環境體驗課程。 |
98.06.20 | |||
97.09.26- | 在地美學實踐─ ─社區VS.藝術研討會 | 國立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國際會議廳 | 研討藝術行動持續於在地實踐的可能性,並提供政策制度面的參考。 |
97.09.28 | |||
97.09.20 | 大崎 ‧南藝『崎心協力‧樹樹平安』 | 臺南縣官田鄉大崎村 | 發展社區營造與全村居民共同體驗種樹種草皮的勞動感且讓家園更美麗舒適。 |
97.08.29- | 農村水環境設計工作坊(共舉辦2次) | 臺南縣後壁鄉土溝村 | 透過工作坊實際操作與討論,讓學生學習國外專家的工作方法,擴展其對國內外農村水環境設計的視野。 |
97.09.01 | |||
97.08.09- | 大崎 南藝『一崎FUN暑假』 | 臺南縣官田鄉大崎村 | 發展社區營造與學童體驗結合之課程。 |
97.08.17 | |||
97.08.01- | 創意修繕達人活動 | 新東國小 | 由本所學生、高中生、小學生,以大手牽小手的實際操作,讓永續環境的觀念向下扎根。 |
97.08.03 | |||
97.07.04- | H2O水環境探險隊 | 臺南縣後壁鄉土溝村 | 發展社區營造與學童體驗結合之課程。 |
97.07.06 | |||
97.06- | 土溝藝術工坊 | 臺南縣後壁鄉土溝村 | 帶領在地高中生利用廢棄建材,自行設計與搭蓋作為社區民眾泡茶、創作或教育研習的場所。 |
97.11 | |||
97.01 | 人本基金會「兒童活力營」活動 | 土溝、永安國小 | 發展社區營造與學童體驗結合之課程。 |
96.12.20 | 南投縣政府永續校園外埠教育參觀活動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 為南投縣政府相關人員導覽本校與本組工作室,交流相關經驗。 |
96.11 | 第三屆台灣農村願景會議 | 台南藝術大學 | 與來自各地關心台灣農村之朋友交流。 |
96.08- | 慈心有機農業推廣中心木造建築再生工作營 | 慈心有機農場 | 對有機農場、生態建築有更深刻之認識,並與他校學生交流。 |
96.09 | |||
96.06.29- | 永續設計教學研討會 | 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所館 | 邀請國內建築、景觀系所中關心此議題的教師,以及業界從事實務工作的朋友共同參與,針對永續設計的教學現況與可行的課程架構進行研討。 |
96.06.30 | |||
96.05.14- | 土溝農村水與綠願景工作坊 | 臺南縣後壁鄉土溝村 | 深入調查農村環境中之水與綠課題。 |
96.05.23 | |||
96.04.15- | 土溝農村水與綠願景工作坊 | 臺南縣後壁鄉土溝村 | 執行卓越計畫,深入調查農村環境中之水與綠課題。 |
96.04.24 | |||
2007.04 | 大埔環境調查與大師工作營 | 嘉義縣大埔鄉 | 實作環境調查;完成一份技術報告。 |
96.03.09- | 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研討會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際會議廳 | 讓學生釐清藝術與公共性間的關係。 |
96.03.11 | |||
96 | 執行教育部補助「96年度補助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劃」 | 臺南藝術大學、菁寮國小、國立後壁高中、新東國小 | 將社造組多年執行永續校園之經驗,透過推動區域學習網絡,推廣給其他相關單位。 |
96 | 輔導執行教育部補助「大專學生協力地方推動永續校園計畫」 | 台南縣後壁鄉菁寮國小 | 張龍吉獲得計畫補助七萬元,並得以實地進行校園環境體驗與營造工作。 |
95.05.25 | 協助辦理「高雄縣95年國中小推展『新校園空間美學』校園規劃研習」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 讓學生與各國中小校園經營之主辦人員交流、分享校園營造程序與經驗。 |
95.12 | 鄉村風貌綱要規劃願景展暨學術研討會 | 台灣大學 | 學生深入了解鄉村地區之規劃所面臨之問題。 |
95.03.01-
|
執行教育部「設計創意學養計畫-子計畫(六)」辦理相關參與式設計活動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 與其他六校學生交流有關參與式設計的操作經驗。 |
95.0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