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建築藝術研究所

 

展演成果

「場域結構行動」組參與國內外展演、或學術活動或專業實習一覽表

日期

展演/

活動名稱

地點
展演/活動說明
108.7.14-
108.9.15
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 空總創新基地
山稜線後方,存在著一股力量
樹妖踮起腳尖試圖與土地脫離
緩慢的在都市荒廢的空地遊走
看似張牙舞爪的腳是牠表示歡迎的方式
歡迎人們進入樹盤下的空間玩耍
你可以透過樹下的鞦韆擺盪
享受著光影流動在樹盤之間
時而將樹幹伸展搭接在建築物的立面
成了人們談天休憩的棚
他展現的是一種 對土地的寬容
108.06.27-
108.06.30
「四校聯展計畫─《埕》」建築所妖怪展演與工作坊 普濟殿(臺南市中西區普濟街79號)
「妖怪其實就是人心與文化的鏡子」,團隊希望能去疏理這樣的脈絡情境,並從中切取現代問題進行探討與反思;從最接近的社會議題出發,探討社會種種現象,包含政治、經濟、感情、科技等,我們也在這些現象中發現各種隱藏起來卻依然令人懼怕的妖魔鬼怪。這些妖怪亦正亦邪,抽象卻又真實的生活在你我之中,團隊藉由此活動,設計並展示這些現代妖怪,用特別的角度帶領民眾思考當代議題。
工作坊活動分為說故事、組裝解說、DIY符咒活動三個重點,從說故事開始引導觀眾進入情節當中,再透過組裝上的解說了解我們如何思考怎麼施作它及運作它,將故事情節套入生活教導民眾如何繪製符咒使民眾有投入其身的參與感。
108.06.14 「結構」藝術實作教學工作坊 臺南市中信國際實驗教育機構
1、認識環境 結構 課程:透過看一些案例的方式讓他們對於環境有更多的了解。
2、環境布置:跟他們討論要使用的東西要如何布置在一個空間裡。
3、製作食物:透過製作食物讓學員們可以對空間的動線更有想法。
108.04.24-
108.04.28
2019台灣文博會SKB文明鋼筆攤位設計-「載著祝福到處走—樹屋上的秘密」 台北松山文創園區
關於空間,材料會記憶,Skb展區所使用的木材,在不同環境所留下的印記,會透過氣味色澤質感甚至回憶來呈現累積的樣貌。
透過書寫時的情感,Skb老師傅工具組的溫度,以及回收木材的記憶,圍塑出時間與空間情感溫度流竄的空間場域。
108.03.30-
108.04.21
2019漁光島藝術節-「鯤」 台南漁光島月牙灣
漁光島的原地名為三鯤鯓,「鯤」原意為古代傳說中的大魚,而沙洲遠觀就像是大魚隆起的背部,所以「鯤身」延伸為沙洲之意。物換星移,黃秋茂先生於民國67年於漁光島興建海邊秋茂園,好幾代人因此有了童年在台南海邊遊玩的回憶。此次團隊以鯤(大魚)作為概念發想,透過平台浮起於沙灘上,讓人坐臥於其空間感受裝置動態及風與浪潮的起伏,體驗漁光島最單純的人文風情。
108.02.01-
108.03.03
麻豆大地藝術季-「三分之二屋」 麻豆糖廠
「2/3屋」即是透過建築行動介入、毀壞後所產生的新生命對話。一方面移除嚴重毀壞的1/3並重新整理構材,用來修補2/3的房舍;另一方面在1/3處植入一個植物生長的場所,讓原本的居所成為對話性的場所
108.01.18-
108.02.24
南瀛花卉藝術展「走吧!套圈圈」 南瀛綠都心公園
我們觀看草坪的視角改變了,體驗空間的方式也多元了;輕盈穿透的結構與色彩清甜的充氣圈圈,讓大草坪景觀因而洋溢青春、歡快的輕鬆氛圍。
107.12.23-
108.01.05
綻放的花舞 台東鐵花村
圍繞看著豐沛能量的生命樹,在美麗的台東,與來自太平洋的風,婆娑起舞,溫柔飛揚的植物染絲巾在陽光下像綻放的花舞。
107.10.26-
108.04.30
落山風藝術季-「魚仔魚仔」 屏東車城海口港
在兩者的交界上面的 竿起 竿落 下面的 蝦仔 魚仔
看魚仔在那 游來游去 游來游去
堤上的揮桿,是海港獨有的景
批著星芒 戴著月光
從等待到動態
頂著豔陽 推到落日
從空手到落袋
瞧竿仔在那 搖來搖去 搖來搖去
空中的狂亂,是屏東特有的風
順山上升 越山下降
從昂首到折腰
遇沙捲起 碰水波瀾
從伏地到挺身
看魚仔在那 游來游去 游來游去
瞧竿仔在那 搖來搖去 搖來搖去
107.10.11-
107.12.12
2018南藝珊瑚潭藝術季-「明月」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銅鏡廣場
在校園最大的砌造空間裡,試圖用最簡潔的方式與銅鏡對話及頂端的雙鑾鳳相呼應。它本身並沒有明確的目的性,而事實上,他帶著有相當的變動性在其過程中。因為不同的條件與不同的使用者,展現它與環境的交融。不同媒材的對話,藉由體感與藍染的直接互動,體驗材料各自不一樣的溫度與感知,觀者藉由舞台自身的展演與人為活動,展現空間秩序的另一種維度。
107.10.13-
107.10.14
NOMAD遊牧森林音樂祭-藝術裝、置攤位 南投縣埔里鎮暨南大學
小怪物散落在夜間森林與觀眾互動,吐泡泡或是噴煙白色小空間自體發光成為草地上的小聚點,在舞臺有表演時反射反映舞臺的燈光轉換成舞臺的衛星聚落。
107.10.06-
107.10.14
2018 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當代蜈蚣陣」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以仿生的方式建構起與傳統意象的連結,將蜈蚣陣分成頭、中、尾三段,但仍將它視為一整體加移動中的動態,呈現出有份量且帶狀表現的視覺效果。同時思考表現當代機械性質的材料,應用上以「金屬結構」+「金屬網」搭配運用,光澤的流動與流線造型呼應綿延、連續的本質,不同於傳統藝閣的視覺感,更直接的表達它的變化。劃夜間視覺的燈光效果,讓蜈蚣陣不單單只能在日間,夜間上仍可「上陣」!
107.09.26-
107.10.31
冽冽海風下-2018澎湖縣內海地景藝術祭-「海邊坐」 澎湖縣小門村
海風浪花,是小門沙灘上最單純美麗的風景。作品回應風浪、海灣及社區居民的生活習性,以低平長廊對應海灣地貌;半透明的羽翼捕捉海風,輕輕搖晃,其動態與朝夕不時變化的潮汐海浪陽光互動,村民與孩童在平台與網架上彈跳奔跑休憩談笑。漁網製成的頂篷,亦如同討海人家向遠方漁人寄託的思念與溫暖。
107.06.07 USR 翻轉幸福 – 嘉南地區扶植計畫「翻轉幸福行動藝術車」 台南東山區圖書館
希望透過生活美學行動來讓單親弱勢及新住民對於他們所住的環境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透過活動讓他們有周遭的鄰居有更多的認識與交流,讓他們可以彼此認識也能從鄰居口中更認識這個環境。
107.07.04 台南東山區圖書館
107.09.19 台南東山區圖書館
107.09.22 台南東山區圖書館
107.04.18-
107.04.22
2018台灣文博會SKB文明鋼筆攤位設計-「載著你的祝福到處走」 台北松山文創園區
關於空間,材料會記憶。
Skb展區所使用的木材,在不同環境所留下的印記會透過氣味色澤質感甚至回憶來呈現累積的樣貌。
透過書寫時的情感,Skb老師傅工具組的溫度以及回收木材的記憶,圍塑出時間與空間情感溫度流竄的空間場域。
107.03.09-
107.03.18
京都東山花燈路-「《塩山的犬「旺來福」》《燒王船》《煙舞》」 日本京都
煙舞:
以鹽水蜂炮作為轉化,光的動態與材質的反射。如同身在炮陣中,感受炮火衝擊的速度,光與煙霧的交織舞動而漫射於自身與場所。
燒王船:
關於火的祭典儀式分佈世界各地,人們透過燃燒的行為祈福消災,在台灣燒王船祭,原意是將瘟神送出海,演變至今成了祈安降福的活動。
「燃燒」將內心的寄託透過燃燒有形實體化為雲煙,傳遞到另一個世界;煙由無數微小的碳粒子組成。而「燒王船」將這個實虛轉化的過程凝結,化作發光的意像呈現。
塩山的犬「旺來福」:
台南七股鹽山的白色結晶體,美在於鹽粒的不規則,進入晶體的陽光不斷的碰撞表面,反射出不同程度的光澤,形似於雪山因此以狗在雪堆中玩耍作為靈感來源,展現台南特有的鹽山鹽田之美。主要形象為台灣犬頭戴鳳梨坐在鹽山上,狗與鳳梨在台灣皆象徵「旺」的意思,為新的一年祈福之意。
107.02.16-
107.03.11
2018台灣燈會科技嘉藝燈區展出-「鳥居廊道。川流島嶼」 嘉義太子大道,燈會第一島區 「鳥居廊道。川流島嶼」,一個由身體啟動,連接現在與過往記憶的廊道,阿里山的印象是這次的核心意象,在太子大道上由西向東行進,「鳥居廊道。川流島嶼」連接島區入口以及相關阿里山意象之作品,架高廊道讓參觀者拉高視線高度,以不同尺度體驗周邊作品,拉高的空間量體,以切片一組、組獨立存在,移動過程如過徑,刻意行走於空間內外之間,而夜間光雕的舖陳,讓這個廊道更顯現科幻感。
107.02.10-
107.02.20
南瀛綠都心花藝創作展-「浴缸車」 南瀛綠都心公園
浴缸,只是一個開始。想像著少女優雅的泡著澡,雙手搓揉著泡沫,浴缸瞬間活過來了,它載著少女悠遊在車水馬龍的城市中,沒有一滴汗,只有雙手優雅的揮舞著,路上的人們無不目不轉睛,詫異的看著少女與驕傲的浴缸...回過神來 ,站在那裡的已不是陳舊的它,而是灰姑娘的浴缸天鵝車。
107.01.21-
107.02.28
2018月津港燈節-「合•橋•與•然•偶」 臺南市鹽水區月津港
擅長利用原有空間,透過裝置結構改變原有環境屬性的「場域‧結構‧行動組」,將在慈德禪寺前的廣場空地,利用植物染布幔、燈光和輕型結構,打造出有如迷宮般的場域—人們得以自由地遊走在飽滿吸附光線的布幔森林中,透光的布料將著戶外的風而輕盈飄動,觀眾將遊繞穿梭在沒有明確界線的狀態裡,彼此漫遊、交錯、驚鴻一瞥或擦身而過。宛如劇場般的空間,是人群之中相遇交會的縮影,折射出各種人際關係的可能。
106.12.21-
107.01.07
SKB文明鋼筆展場設計 載著你的祝福到處走-第一站 高雄駁二藝術園區 坐下來吧,為這封信準備的一切都是慢的。多一點溫柔蓋掉效率。好好寫字,裝起來寄給誰,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記得在寫字的這時候哭了。
106.12.21-
107.01.07
高雄設計節-「相招來去 打狗」 高雄駁二藝術園區 在實驗室才能看見技術的先進,和透明的資訊。歡迎帶走麥子,嚐嚐他的苦,聞聞酒花的刺。也歡迎留下別出心裁的酒譜,看看要怎麼釀製一份心意。
106.12.16-
107.01.10
2017屏東聖誕季-萬金耶誕城「心星相印」 屏東萬金教堂
天空灑下的聖光閃耀大地,萬物和諧共處。
隨風形朔的絲巾,隨風而響的管風鈴,由大地揚起的輕絹,聚集指向天上的繁星。
植物染絲巾呈現各種顏色象徵著伯利恆之星的光芒,隨風而響的管風鈴,象徵天籟之音。或走或躺在木平臺上聽著天籟之音,看著隨風舞動的光芒,讓心寧靜,希望世界祥和,感謝造物主。
106.11.11-
106.11.26
2017漁光島藝術節-「過境平台、時境長廊、森林之塔」 台南漁光島月牙灣
相對海岸無際的水平線,由三座巨大的塔狀結構所組成的《森境之塔》,反而化為一坡小小的林線,讓人短暫的打破水平視野,仰望高塔及塔上的藍天、白雲、星星和月亮。當人們遊走於《森境之塔》、《時境長廊》和《過境平台》三件大型藝術裝置,看見更多漁光島的環境、生態與藝術的美,甚而反思自我們與島之間如何共生共存的意義。
面對腹地廣大的月牙灣沙灘區,建築繁殖場化為漁光島「夢境漫遊」團隊,以『造境』的方式,在月牙灣營造出一個巨大的情境式地景裝置,為民眾打造一個巨大的地景裝置,除了形塑整體空間與氛圍,更讓人置身在夢境之中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與共振。「夢境漫遊」概念下的第一作品:《過境平台》由數個高地不一、大小不均的木平台所組成,與雲海光景相繫,讓人能尋找屬於自己的位置停留休憩,作為過渡掉城市喧擾的境地,或供人們在此聊天、嬉遊、表演、辦各式活動。
木製結構所構成的《時境長廊》,結合受海風吹拂而片片白紗如浪的白紗浪潮,襯托著藍天與海潮聲帶來許多浪漫,當人們走進廊徑之中,便化身成影戲,透過光線的宣染,猶如置身舞台,上演一齣又一齣的戲目,踏入「夢境漫遊」般,豐富漁光島月牙灣詩意的地景夢境。《時境長廊》居於《過境平台》及《森境之塔》中段,以地景式的效應,除了形塑整體空間與氛圍,更讓人置身在漁光海灣的夢境之中。
106.10.16-
106.11.03
崑山藝術中心-「不在場證明-時間與存在的辯證」 崑山科大藝術中心 「不在場證明,是時間與空間其中一項不成立的結果,創作者的不在場,在作品完成之後,誰,在場?」以上的提問,是藝術家用作品對「創作、創作者、物」等觀念,提出了形而上的辯證。九位創作者他們堅持以叛離得模型比例規範空間,力行以一比一的空間操作,實踐身體勞動來探討時間與存在的關係。
106.10.10 國慶光雕秀舞台-「光之舞台」 總統府前廣場 其中有一系列的活動包含總統蔡英文的國慶演說,臺南藝術大學國樂系的音樂演奏點燈儀式等等相關活動。由三公分乘三公分方形鐵管作為細緻的骨架,總和有幾十公尺的植物染色娟布作為立面,纏繞在骨架之上,做出立體的變化,用扎實的木料做地板,木料獨特質地使作品更加溫暖柔和。
106.09.30-
106.10.15
台灣設計展-「最小移動建築 」 三二一藝術聚落 探討建築的最小單元及其移動的可能,設計出最小的移動建築,在三二一聚落的展覽讓民眾參觀體驗,在與民眾的互動中交流學習。
106.07.01-
106.08.06
台北兒童藝術節-「漂流浴場」 台北剝皮寮歷史街區 一座用各種機械、零件、甚至是意想不到的─浴缸,打造而成巨大的「漂流浴場」,有一群大小怪物聚集在剝皮寮,有手掌般小的走路怪、彈跳怪,也有充滿一整個房間的巨大裝置怪,可以爬到他的身上一探究竟。不論是俠客行般的獨自探索,或與足智多謀的夥伴合作,所有空間都讓你自在穿梭,這裡的小祕密都請你自由探索。這裡是無奇不有的遊樂場,大小怪物們就是你這個夏天的好玩伴。
106.02.13-
106.02.19
南瀛綠都心花藝創作展 「如果・之間」 南瀛綠都心公園 遊走在陽光、微風、綠色之間,溫潤的木架猶大地昇揚起,指向曠大藍天,木架間玄披著透白網布,飽滿吸收附光粒子隨否呼吸,白網篩濾後的和煦陽光,在網布之間,身體隨風而走。
105.12.16 南藝大校慶舞台設計-「即溶式聚落」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當那火炬熄滅後,我們才得以線形。漫天星斗,你能看見他閃爍的瞬間,卻無法望盡他的邊際。當我們聚集,無知的巨人還開心地跳著舞,哼著歌。孩子們摘下面具吧!讓我們自行生成抗體,縮張瞳孔,亂顫神經。
105.10.07 「拾穗‧十歲-轉出新世界,再創高教新頁」成果展舞台-「即溶式酵母」 國立成功大學
人潮快速流動的川堂旁、
樹林下的小窩池、
屋頂上的大蝸牛、
遙不可及的迎向未來。
98.06.23-98.06.29 守樞室 社區心

台南縣麻豆鎮

總榮里87-1號-鄭宅

「建築」所扮演的角色就像個容器,裡面除了創作者的想法,它更裝滿了許多的使用者的情感,而這些情感的累積,或許正是一個傳統社區所需要的,也是許多社區之「心」。因此在「守樞室 社區心」-麻豆鎮總榮社區藝巷改造計畫裡,空間的創作及情境氛圍的形塑喚起在地人對環境的重新體認,進而探討空間氛圍之於身體感知的關係,以求尋找出另類的空間價值。
98.06.22-98.06.26 空間中的「留」與「流」

台南縣麻豆鎮

總榮里87-1號-麻豆總榮里柚香學堂廢棄鴿舍

空間中的「留」是指空間中具有某種讓人會停下腳步的意識,而空間中的「流」相對的就是指會驅使人移動的空間意識。從這兩種意識來發展出空間可能呈現的樣貌,並以身體勞動作為論述架構,從中衍生出對空間的意識、身體意識及材料意識,藉由三者意識的牽動及透過親手改造鴿舍空間的過程,探討空間的組成,以得到最後空間的定性。
98.05.16-98.07.26 水桶幻想曲2009 國立台灣美術館 「竹林內廳」 「水桶幻想曲2009」為360度環景數位影像創作系列之第三檔展覽。創作團隊建築繁殖場結合影像及空間裝置,在陽光灑落的竹林天井前,以塑膠桶及壓克力盒為構成單位,現地搭建四面高聳而色彩繽紛的「菓凍牆」,邀約觀眾入內一窺其水桶系列創作歷程;並企圖藉由「星形架構」、「菓凍牆」及「燈桶椅」等實體物件的殖入與進駐,扭轉改變既有之展示場域氛圍,探索並開啟觀者身體與所在空間對話的可能。
98.02.02-98.02.06 「我的秘密小屋,在果毅」冬季工作營 台南縣柳營鄉果毅國小
果毅國小擁有許多閒置的老舊課桌椅,於今年的寒假工作營中,讓孩子們以「我的秘密小屋,在果毅」為主題,讓孩子們分組,在分工合作的團體合作下,分別創作出五種風格迥異的秘密小屋,深得學校師生好評。
經由將歷年來更換下來的課桌椅,由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建築繁殖場研究生與藝術工作者引導師生共同創作成為校園中藝術作品,開創其實用性並給予新的使用價值。並將教學帶進社區環境建設,讓生態的環境轉化為實質的教材。同時透過與社區空間之互動,讓社區居民有休憩活動的空間,並促使校園成為社區的庭院,建構藝術環境教學空間,以實踐學校藝術環境教育空間構想及活化校園角落。
98.01.10-98.01.13 大竹故事屋的日夢練習曲

台南縣白河鎮

大竹里3號-大竹國小

「日夢」是一座〝森林〞,精妙的“想像力”讓我們得以邁進。從“家屋”成了“鳥園”然後再蛻變成〝故事屋〞,是一段奏生在大竹國小校園裡的記憶進行式。一處為孩子量身設想的教育學習場所,在誘發想像力的需求下,藉由空間的繁複營造與創作實驗,讓孩子們的想像是攀在〝故事屋〞的空間氛圍中,去穿越到日夢的情境進而體驗。所謂的童年,幾乎一半以上獻給了國民小學。但我們對兒時的校園記憶是否鮮明情懷依在呢?創作期間與這些童心天真的精巧生命相處時,讓我確信有…,因為「大竹故事屋」便是在這些想像超人的喧譁口沫滋補下才誕生而出的奇特建築。
98.01.10-98.01.24 域外插枝 九九峰生態藝術園區
一個場所本身必然存在著一種空間的關係,如果把「域」視為此空間體系,則「域外」指涉及的即是獨立於此空間體系之外的部分,而「域外插枝」就可以說是在一個空間體系之外置入一個新的生命體,這個新的生命體本身也擁有自己的一個體系,但卻是在回應舊有的空間體系或與其對話下形成的產物。因此「域外插枝」扮演著一個對舊有體系的擾動、活化的角色,以提供人們一個新的或過往沒有的角度、視野、機會,甚至是新的行為模式,讓人們得以重新閱讀看待舊有既存的空間體系。

98.01.07-98.01.13

維間轉換 (Transitions Between Dimensions)

台南縣柳營鄉

柳營路一段679號

這個創作是以一個荒廢雞舍前的石綿瓦、鐵桁架構造的房屋進行改造,在二年半的時間裡,一邊整頓、居住,一邊研究、施作,將自我陷入困境中再尋求出口,嘗試將空間、物件等以更高的一個視點「維度」來觀看並描述它。並用新的角度來看待界線,而把「界線」拓寬,把一條圍塑界線之白繩的寬度拓寬到巨大、神秘、隱含或無法想像與確知的狀態時,看待這個原本單純「進與出」、「外與內」的維度變化時將會是如何呢?維間轉換也是將長期在各個不同的創作範疇中所做的思考,以空間、物件等維度元素、維度複合體等提供一種對廣大生成環帶描述的參考。

97.08.27-  97.11.16

2008藝群突起大排竹 之 『椅種入稼』 台南縣白河鎮大竹社區
1.廢棄資源再生:居民在參與『椅物易物工作坊』的過程裡,將社區中損壞不堪使用的廢棄椅子,大家一起發揮想像力,將它們重新賦予新生命,變身成一個個可愛逗趣的創意家具。
2.以積木作為『甜田遊樂場』發展概念,讓藝術創作不再只是藝術家的專利。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破除居民(孩童)對於藝術艱澀難懂的既定映象,提升居民(孩童)參與設計討論的空間與自由度,使得公共藝術作品能夠同時擁有藝術家與在地居民(孩童)的意念,開創雙贏的局面。
96.10-97.03 繁殖計畫J‧M─【菓凍迷宮】 國立台灣美術館 此次作品使用台灣在地大量生產,塑料成型的方形耐酸鹼容器桶作為主要材料,並在這種塑膠桶中內藏燈光串聯成複雜有趣的迷宮。有層層堆疊,也有向外放射。藉由創作,將國美館前的廣場,變成一個溫馨活潑有情感的場域,讓大小朋友進入一個童玩的想像世界。
96.07-96.10 繁殖計畫J‧B─【菓凍月橋】Jelly-Bridge 國立台灣美術館
菓凍月橋之作品構想主要企圖乃是以台灣製造(塑料容器)喊出~台灣創造(菓凍作品),是以國美館數位藝術方舟內之部分作品概念,企圖做更進一步的創作延伸;再次運用台灣常見在地生產的方形塑料桶容器,作為創作【菓凍月橋】〈Jelly-Bridge〉作品之結構材與發光體的使用。並且作品所設定之位置為國美館戶外水池處,將以跨越水池兩端懸躍於水面上,並利用水池之倒影效果,讓猶如菓凍般的發光體(塑料桶)於夜晚中與國美館戶外水池共創出更加動躍迷人的國美館跨年夜景。
96.01-96.02 藝之森─九九峰藝術生態園區起動 南投九九峰藝術園區
散佈座落在園區內的各式休憩平台的作品,在在反映出針對環境、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反省與思考。並拓殖了充滿層次感的休憩空間,讓民眾得以在林間停留與休憩,與自然一同呼吸。
96.01-96.07 國立台灣美術館數位藝術方舟空間作品 國立台灣美術館
在狹長型的空間之中,置入視覺上的焦點,停留、流竄、掩蔽與延展,來牽引觀者以多向度的遊走獲駐足,使得人們置身其中時,不但是觀眾,也同時是表演者。看與被看,在觀者歩入場域時,猶如劇場般的舞台便隨即拉開序幕。
95.11-95.12 樂活久久─自然、藝術新體驗」 「 南投九九峰藝術園區 燈桶椅裝置藝術,在月光下更顯迷人浪漫,為沉寂一時的九九峰園區重現生機。
95.07 德國ESSEN ENTRY 2006 “Talking City”建築展

盧爾12號礦區

(盧爾美術館)

此次展覽再次以「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繁殖廠」之名走出台灣帶領新生代創意培育人才前進國際當代建築舞台展出,並提出論述及創作作品─”Open Reality”。且也是”Talking City”39個團隊中,唯一的華人團隊 。對於台灣而言是極為重要的文化外交。因此,”Open Reality”作品的展出,也讓歐洲人看到了台灣新生代建築團隊的存在與發聲。

95.05

國立台灣美術館教育展-2006年作品【童夢林】(Tomorrow Morning) 國立台灣美術館 此作品藉由空間透視性與延展性,企圖所指向的是關於區域空間的遠景、未來的可能性以及事件空間的豐富層次,藉由身體感官動員強化藝術的感知,以輕鬆狀態進駐美術館展覽的場域。有別於過往的展覽發展,在空間的配置上,將以繁殖的概念穿透室內外,並扭轉空間的狀態,使其空間特性富含劇場性格。

95.05

2006國立台灣美術館教育展工坊 國立台灣美術館 帶領小朋友們建構DIY認知及創作力的實現與實作機會,學員將以現成品為基礎,進行型物及功能轉化與再生的實驗。此研習將實現手腦並用即親身體驗簡易吊燈製作的創作。